View on GitHub

remoteonl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www.remoteonly.org

宣言

Remote Only 的工作可促進:

  1. 從世界各地招聘和工作,而非 在集中地點工作。
  2. 靈活工作時間,而非 固定的工作時間。
  3. 寫下和記錄所有的知識,而非 通過口頭解釋傳授。
  4. 寫下所有的工作流程,而非 通過在職培训。
  5. 公開分享信息,而非 需要請求獲得權限。
  6. 開放每個文檔的修改權限給任何人,而非 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控製文檔。
  7. 使用異步通訊而非 同步通訊。
  8. 關注工作的成果,而非 付出的時間。
  9. 使用正式的溝通渠道,而非 私下的溝通渠道。

雖然有時右邊的項目有價值,但我們已經開始重視左邊的項目。

實用技巧

  1. 人們不必說他們正在工作。
  2. 長時間工作或週末工作,即不受鼓勵,也不受歡迎。
  3. 在問題跟踪器中使用屏幕截圖而不是白板,確保每個人隨時都可以跟上這個思維過程。
  4. 鼓勵與工作無關的溝通(在團隊中談論私人生活)。
  5. 鼓勵群組視頻電話進行綁定
  6. 鼓勵團隊成員視頻通話 (作為入職的一部分)。
  7. 與整個公司定期舉行會議,以非正式的方式了解對方。
  8. 鼓勵 團隊合作並表示感謝
  9. 為新員工分配好友,讓他們有人聯繫。
  10. 允許公司中的每個人查看和編輯每個文檔。
  11. 每份文件總是在草稿中,不要等到分享完成後再等待。
  12. 鼓勵人們寫下信息。

它不是什麼

  1. 多個人沒有總部或領導,“在衛星辦公室沒有人的唯一辦法是不要有一個主辦公室。”
  2. 你們一起工作,密切溝通,遙遠並不意味著互相獨立工作。
  3. 工作外包,你聘請世界各地。
  4. 這不是一種管理模式,它仍然是一個正常的等級組織,然而重點是輸出而不是輸入。
  5. 它不是人類互動的替代品,人們仍然需要合作,進行對話,並且感受到團隊的一部分。

它如何改變組織

  1. 知識被寫下來而不是口頭傳遞。
  2. 更多的異步通信。
  3. 會議越來越少。
  4. 組織內部和外部的透明度更高。
  5. 一切都是默認公開的。
  6. 更多官方溝通,不那麼非正式。
  7. 更多的記錄文檔意味著更少的中斷和更少的在職培訓。

對員工的優勢

  1. 日常生活中更靈活(孩子,父母,朋友,雜貨,運動,交付)。
  2. 沒有通勤時間壓力
  3. 沒有浪費通勤費用。
  4. 減少中斷壓力
  5. 旅行到其他地方而不休假(家庭,娛樂等)。
  6. 可以自由搬遷到其他地方。
  7. 有些人發現遠程工作時與粗魯的同事交流變得更容易。
  8. 入職可能不那麼緊張。
  9. 家庭食物:更好(有時)和更便宜。
  10. 一些國家的稅率更低(例如在白俄羅斯,你只需支付大約 5%的稅)。

組織的優勢

  1. 僱用偉大的人,不管他們住在哪裡。
  2. 更有效的員工,因為他們較少分心。
  3. 更忠誠的員工。
  4. 節省辦公成本。
  5. 由於在較低成本地區招聘而節省薪酬。
  6. 選擇自我啟動的人。
  7. 使公司迅速成長容易。
  8. 鼓勵注重結果,減少會議次數,增加產出。
  9. 一些國家的低稅率。

對世界的好處

  1. 由於沒有通勤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2. 減少辦公空間對環境的影響。
  3. 由於帶來更好的付薪工作以降低成本地區,減少不平等。

缺點

  1. 嚇倒投資者。
  2. 害怕一些合作夥伴。
  3. 嚇倒一些顧客
  4. 恐嚇一些潛在的員工,大多數是高級非技術人員。
  5. 入職可能會更困難,第一個月感覺孤獨(對於某些人)。
  6. 有些人覺得在睡覺和看電影的同一個地方工作會更困難 - 專門的工作場所有助於改變環境。
  7. 有些人發現遠程工作惡化的溝通技巧。
  8. 需要準備食物。

為什麼現在這是可能的

  1. 無處不在的快速互聯網 - 100Mb/s+ 有線網絡,5GHz Wifi,4G蜂窩網絡。
  2. 視頻通話軟件 - Google Hangouts, Zoom
  3. 手機 - 每個人都有口袋裡的電腦。
  4. 即使消息應用程序 - Slack, Mattermost
  5. 問題跟踪器(Issue trackers) - Trello, GitHub issues, GitLab issues
  6. 建議 - GitHub Pull Requests, GitLab Merge Requests
  7. 靜態網站 - GitHub Pages, GitLab Pages
  8. 英語水平 - 更多人學習英語
  9. 城市交通堵塞加劇

在大型科技公司,同一園區裡的人們現在經常進行視頻通話,而不是每次走10分鐘到另一棟大樓。

繼續開發更多的方法來實現 Remote Only。一個例子是語音到文本轉換軟件的發展,比打字更準確和更快,從而使書面溝通更容易,更有效。 因爲閱讀比聽力更快,現在,將語音轉換為文本然後發送給接收者閱讀,這種方式在一對一溝通中甚至一對多的溝通,相比打字輸入 + 閱讀已經更快了。

Remote only 公司

  1. Buffer, see their posts about going remote-only, the benefits, and how they make it work.
  2. Automattic, company behind WordPress.com and The year without pants fame
  3. GitLab, this website is hosted by GitLab, everyone is welcome to contribute to this page, also see our handbook for remote working practices.
  4. Groove, see their blog on being a remote team.
  5. Anybox, see their feedback (in french) Télétravail généralisé, notre retour d’expérience.
  6. Screenly, this is how they work.
  7. IOpipe
  8. Podia, a remote-only company, see their founder’s Tweetstorm on remote work.

Remote first 公司

鼓勵 remote work 的組織

面向遠程工作者的招聘網站

See a collection with reviews of 25 sites, some of which are listed below:

  1. We Work Remotely
  2. Remote OK
  3. Jobspresso
  4. Working Nomads
  5. PowerToFly
  6. Remote jobs on Angellist

參考

  1. After Growing to 50 People, We’re Ditching the Office Completely
  2. Remote working tips by Groove
  3. Remote manifesto by GitLab
  4. Being tired isn’t a badge of honor
  5. The Day They Invented Offices
  6. Introverts at Work: Designing Spaces for People Who Hate Open-Plan Offices
  7. That remote work think piece has some glaring omissions (a rant)
  8. How I manage 40 people remotely
  9. Guidelines for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10. The Ultimate Guide to Remote Standups
  11. How Do You Manage Global Virtual Teams?
  12. Getting Virtual Teams Right
  13. This office closed its office and remote only
  14. GitLab & Buffer CEOs Talk Transparency at Scale
  15. GitLab’s Secret to Managing 160 Employees in 160 Locations - Interview by Y Combinator
  16. GitLab’s Remote Only Presentation
  17. Tweetstorm about the impact by Amir Salihefendic
  18. Martin Fowler on remote vs. co-located

貢獻

需要重視到遠程組織的整個概念仍然是很新,而且最好通過你的積極參與來發展。您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參與進來: